当前位置: 首页-> 国内

“艺术创作和生活要联系得非常紧密”,卢禹舜谈如何在创作中守护文明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7日 09:31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布者:田单   阅读量:19664   会员投稿
导读:“艺术创作和生活要联系得非常紧密。”卢禹舜在访谈中如是说道。他的画笔既勾勒四方八极的浩瀚哲思,也展现人类文明的璀璨对话,如今这些画作与五粮美酒相遇,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他的四幅一带一路代表作《揉进了太阳颜色的红场》《曾经黄金璀璨,...

“艺术创作和生活要联系得非常紧密。”卢禹舜在访谈中如是说道。他的画笔既勾勒四方八极的浩瀚哲思,也展现人类文明的璀璨对话,如今这些画作与五粮美酒相遇,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

他的四幅一带一路代表作《揉进了太阳颜色的红场》《曾经黄金璀璨,如今落日夕阳》《寒冷难以浸透春水的心灵》《西班牙凯撒大帝的梦想》化身为《五粮文创·丝路瓷韵纪念酒》,让深邃的艺术通过醇香的美酒,走进寻常百姓家。

近日,“新时代、新媒体、新史迹”《守护者传播计划》大型人文访谈栏目特邀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卢禹舜,围绕“一带一路”文化主题、艺术创作与文明传承展开深度对话。

域外写生:以艺术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

卢禹舜的“域外写生”系列作品,成为“一带一路”文化表达的重要载体,谈及“一带一路·人类文明”作品展,卢禹舜的目光中闪烁着创作的热情。“写生本身是我们平时的日常课程,”他平静地说道,“艺术创作离不开生活,离不开现实,离不开对自然万象的理解和认识。”

域外写生系列的诞生,源于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随着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卢禹舜有了更多走出国门的机会。

“域外写生这一部分作品,是根据我们一段时间以来交流、学习、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多而产生的。”他回忆道。这些作品恰好迎合了“一带一路·人类文明”的主题,使他对域外自然与人文的理解,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

在卢禹舜看来,这些作品不仅仅是风景写生,更承载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去赋予它一种深刻的思想内涵,就是我们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人类文明这个角度去思考。”这种思考将简单的写生提升为大型主题创作,形成了“一带一路”系列作品。

格切换:从四方八极到丝路情怀

无论是《四方八极》《六合九州》等充满哲学思辨的系列,还是“一带一路·人类文明”的域外写生,在艺术语言的表达上,卢禹舜的创作呈现出多元的面貌。

当被问及域外写生系列与“四方八极、六合九州”等系列的艺术差异时,卢禹舜回答,“一带一路实际上是我们有写生的这样的一个理念之后,又赋予了它的一个主题的内容,它变成了一个完整的主题性创作的一个大的概念。”

他回顾了自己的创作历程,从黑龙江的文化背景出发,到受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滋养,他的艺术创作始终以哲学思想为基础,以天地人和的理念为指导。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卢禹舜引用古代哲言,解释自己的创作方式。这种感受自然、感受生活的方式,最终呈现出超越客观存在的精神表达,形成了“静观八荒、八荒通神”的创作风格。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这些构成了他艺术创作的主要精神来源和物质支撑。在“一带一路”主题创作中,他既延续了对天地精神的仰望,又注入了对沿线国家人文风貌的观察与共情,实现了风格与主题的有机融合。

丝路瓷韵:艺术与匠心共酿文明之酒

今年,五粮文创以卢禹舜四幅代表性画作为灵感,推出《五粮文创·丝路瓷韵纪念酒》。

“我的这一类作品,统称它是一个大的主题,就是一带一路人类文明,因为它所反映的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明成果。” 卢禹舜解读道。他透露,被选中的四幅作品都具有鲜明的主题,反映了人类文明中值得歌颂的核心价值和理念。无论是凯撒、红场还是斗兽场、竞技场,这些作品都体现出俊勇之美在艺术中的展现。

“这里肯定也有包括我的思想情感的一种投入,它的永恒之情在其中。”他表示这些作品还具有一种浩然之气,体现了中国画创作中气韵生动的传统,弘扬英雄之气、民族之气。

虽然这些作品源于写生,但卢禹舜赋予了它们更多的思想内涵,努力使艺术创作达到思想高度,做到思想精神与艺术表达的完美统一。

从画布到酒水,艺术的生命延展

对于艺术作品与酒的结合,卢禹舜有着独到的理解,他把五粮液理解为“具有精神属性的物质存在”,是“集天地万物之灵气的物质存在”。“艺术与有着这样一种集天地万物之灵气的物质存在的相互结合,应该是一种互补、共生的最好的结合。”

“艺术创作和生活要联系得非常紧密,”他坚定地说,“一个是我们从生活当中所来,一个是我们也要通过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使我们的艺术作品能够更有思想内涵。”

卢禹舜始终把握着艺术创作的社会影响力,不仅仅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层面。“努力使得它能够跟时代联系得更加紧密,努力从人民性上多做具体的一些工作。”

他强调人品与画品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不能只口头上坚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讲好中国故事:在坚守与创新中推动文明对话

在谈及东西方文化交流时,卢禹舜表示:“我们的血液里边流淌的就是中华民族的长江和黄河的血液。对优秀文化传统的热爱、深入研究学习和把握,是一种责任,也是与生俱来的情感。同时,我们也承载着对优秀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责任与使命。”

“纵向对历史的继承,和横向古今中外的学习和交流就非常重要。”卢禹舜强调。

如何把中国故事讲好?他认为,首先要把我们自己的功课做好,坚持与时代同步,坚持反映我们民族最优秀的品格,反映这个时代创新创造的最新成果和成就。

“坚持创作是中心任务,作品是立身之本,”卢禹舜说,“用心、用情、用力把现实生活反映得更加充分,去讲好中国故事,把可亲可爱的中国形象传递给社会、传递给世界。”

在访谈的最后,卢禹舜宣读了守护者的誓言:“创作是最好的守护。我是卢禹舜,让我们在行动中守护,共守中华文脉,共护大国之魂,让文明薪火代代相传。”

守护文化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五粮文创·丝路瓷韵纪念酒》让文明的记忆通过一瓶酒代代相传,让世界喝到“一带一路”的中国温度。卢禹舜的域外写生,不只是对异域风情的简单描绘,而是带着中华文化的视角去理解和表达他眼中的世界文明。

当他的作品与五粮美酒结合,被绘制在精美的瓷器上,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创新性传承。《五粮文创·丝路瓷韵纪念酒》,承载着千年丝路的记忆,也承载着当代中国艺术家对文明的思考。

一瓶酒,承载丝路记忆;一幅画,传递文明温度。卢禹舜的艺术之路,是守护,也是开拓——在笔墨、瓷韵与酒香之间,在东方与世界的对话之中,文明的薪火,正以行动之名,生生不息。

~全文结束~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