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

外资控股券商的2021:券业大年亏损过半!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08日 18:25   来源:证券之星   发布者:山歌   阅读量:8538   
导读:证券行业江湖,是不是外来的和尚更会念经。 最近几年来,伴随着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业内也见证了首家外商独资证券公司从外资参股到外资控股的落地目前业内有9家外资控股券商,虽然只是星星之火,但狼来了的声音始终不绝于耳 回顾2021年,外...

证券行业江湖,是不是外来的和尚更会念经。

最近几年来,伴随着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业内也见证了首家外商独资证券公司从外资参股到外资控股的落地目前业内有9家外资控股券商,虽然只是星星之火,但狼来了的声音始终不绝于耳

回顾2021年,外资控股券商的表现如何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披露的最新2021年财报统计,9家外资控股券商中,2021年有5家出现净利润亏损,占比过半除了新成立券商的常规亏损,2021年外资券商的跑马圈地也造成了高额支出在经历了股东变更,公司名称变更,新营业执照等一系列变更后,后续外资控股券商的重点应该引起关注

经纪行业亏损过半。

新公司的建设成本很高。

回顾刚刚结束不久的2021年,称之为证券行业的新一年并不为过中证协数据显示,2021年,全行业140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24.1亿元,同比增长12.03%,净利润1911.19亿元,同比增长21.32%

但在行业马太效应下,亏损的券商依然存在最近几天,各证券公司在中证协披露2021年财报后,部分券商的亏损随即浮出水面据记者统计,9家外资控股券商中,2021年共有5家出现业绩亏损,占比过半

具体来看,星展证券和大和证券都是2020年新成立的券商,2021年6月获得经营证券期货业务牌照这两家新券商才开业半年,预计第一年就要录得亏损

星展证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885.41万元从财报来看,其收入主要来自投行业务收入,利息净收入和自营业务收入由于当年业务及管理费用高达2.21亿元,2021年最终净亏损1.3亿元

大河证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5691.6万元,其中其他收入2577.55万元,投行收入1025.61万元,自营业务收入1231.26万元当期业务及管理费用1.23亿元,净亏损6609.61万元

与两家新券商不同的是,高盛高华作为高盛在中国的重要布局,多年来各项业务都取得了相当的规模2021年,高盛高华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02亿元,同比增长41.26%以及业务管理费用从2020年的3.44亿元一举增至6.2亿元,当期净亏损—1,530.84但其当年净利润为8093万元,同比增长39%

前海证券作为首家港资券商,自2017年成立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证券业新年也不例外2021年,汇丰前海证券实现营业收入3.25亿元,同比增长24.94%由于同一业务及管理费用的扩张和一笔信用减值损失,2021年净亏损1.59亿元

2019年获批成立的两家外资控股券商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和摩根大通证券,到现在已经展出两年了其中摩根大通证券第二年就能盈利,对于新成立的券商来说相当难得2021年,摩根大通证券实现营业收入6.32亿元,同比增长197.49%,经纪业务,投行业务,管理咨询服务等领域大幅增长

相比之下,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就没那么幸运了在2021年营收增长39%的情况下,当年净亏损达8491.4万元,亏损规模增长22.43%

与国内大型券商相比,外资控股券商目前仍呈现薄利多销的局面,自营业务规模有限所以2021年影响业绩的主要是券商,投行等传统业务整体来看,2021年各券商投行业务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由于投行增收不增利的特性,以及新公司建设成本,业务费用,员工工资等费用过高,仍然出现了亏损

为股东更改资本名称。

外资比重继续提高。

从49%到51%,再到90%甚至全资,2021年外资控股券商的比例越来越大,并伴伴随着一个新的名称外资更多。

2021年8月,摩根大通接受其他5家境内股东持有的股份,全资持有摩根大通证券100%的股份,使摩根大通证券成为中国首家外资证券公司。

其次是高盛高华2020年3月将外资股东由高盛变更为高盛集团,并增持至51%后,高盛高华正式成为外资控股券商2021年10月,高盛宣布收购高盛高华尚未拥有的股权,并于次月完成股权变更工商登记高盛高华成为第二家全资外资券商,注册资本也增至27.86亿元

对此,高盛表示,收购高盛高华的全部股权将为高盛在中国的长期发展和成功提供更好的定位收购高盛后,高盛高华将更名为高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不过,目前高盛高华的工商注册信息和年报披露均未显示更名信息

除了2家外资控股券商诞生为外商独资券商外,其他4家外资控股券商的外资股东持股比例自2021年起有所提高。

例如,2021年3月,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和国家能源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挂牌转让瑞银证券合计16%股权后,瑞士银行次月确认了受让方资格截至今年3月,该部分股权已交割并进行工商变更,瑞士银行持有的瑞银证券股份由51%增至67%

2021年7月,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转型为摩根士丹利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次月,公司完成股权变更,摩根士丹利受让华鑫证券上市的摩根士丹利39%股权,持股比例由51%提高至90%,而华鑫证券仅剩10%股权

虽然2021年没有动静,但今年1月,前海金控在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汇丰前海证券39%股权此后,汇丰银行宣布完成增持mainland China合资证券公司汇丰前海证券有限公司39%股份的交易,持股比例由51%增至90%汇丰前海证券在2021年年报中披露了这一交易,并表示已于3月3日完成工商注册

此外,瑞士瑞信银行证券于2020年6月由瑞士瑞信银行注资,注册资本由8亿元上升至10.89亿元,瑞士瑞信银行成为持股51%的控股股东2021年6月,瑞士瑞信银行证券正式由原瑞士瑞信银行方正证券更名为瑞士瑞信银行证券有限公司..当时,中国CEO,证券董事长胡表示,期望未来实现对证券的全资控股,将在适当的时候完成

根据盘点,除2020年刚刚获批的星展证券,大和证券,2019年获批的野村东方证券外,其他6家外资控股券商最近几年来均获得了外资股东的进一步支持股权变更后,原合资券商也将公司名称去地方化,华鑫,方正,高华等国内投资者也伴随着持股比例的降低,从公司名称中消失

业务资格正在陆续补上。

快乐赌注正在进行中。

回顾国内合资券商这些年的发展,除了CICC,大部分都是不温不火,水土不服的声音不绝于耳深圳某合资券商业务人士告诉记者,除了外资比例限制,中外文化碰撞,经营策略差异等固有问题外,业务牌照限制成为合资券商行业的主要瓶颈,无法在所有业务领域与本土券商竞争

与新设立的外资控股券商相比,基本都是从四项重要业务资质入手,证券经纪,投资咨询,自营等业务不再受限2021年,外资控股券商不断寻求完成业务资格

以高盛高华为例作为国内最早的合资券商,其早期的业务范围仅包括证券承销与保荐,债券经纪和自营,没有子公司和营业部

高盛集团收购高盛高华控股权后,2021年4月,高盛高华与北京高华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收购北京高华持有的干坤期货100%股权,6月7日,在上海成立承销保荐分公司,7月5日,经北京证监局批准,增加证券自营,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代销金融产品资格8月3日受让高华盛泽100%股权,从事另类投资业务

2021年底,高盛高华与北京高华签署了《业务转让协议》,北京高华所有业务全部转让虽然尚未获得全部券商牌照业务资格,但高盛高华已经从之前的投行岗位转型为综合业务

同样,2021年8月底,瑞士瑞信银行证券获得北京证监局批准变更经营范围在原有投行业务的基础上,增加了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和证券自营业务获得换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后,瑞士瑞信银行证券可从事的业务范围将得到有效拓宽

此外,瑞士瑞信银行证券也在申请业务牌照和基金销售等资格,以授权经纪业务人员结构方面,2021年,瑞士瑞信银行证券新增私人财富管理部员工21人,融资咨询部员工10人,整体员工数量增长58%

除了高盛的高华和瑞士瑞信银行之外,摩根士丹利证券最近也申请设立替代子公司野村高管多次公开表示,希望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申请投行牌照,逐步发展成为全牌照证券公司

外资不断增加中国市场虽然外资控股券商的国内业绩仍有待提高,但其影响力和实力不容小觑当牌照限制和股权问题全部解决后,后续外资控股券商的重点就要关注了

从业务方向来看,高盛高华,瑞士瑞信银行证券,摩根士丹利证券之前都是以投行业务为主要战略力量外资背景的券商在股权承销业务上优势明显外资券商凭借海外资源和专业背景,往往可以在国内外重大项目中打开中国市场,提供IPO,再融资,并购等全链条服务

相比之下,日本证券公司在财富管理业务方面更有经验,专注于高净值人群,通过财富规划的咨询优势吸引客户野村国际证券2021年在深圳和杭州设立了分公司,加上2020年设立的北京分公司和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基本完成了在一线城市的据点

在具体业务布局上,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已全面铺开经纪业务,财富管理,资产管理业务和研究业务2021年推出大宗交易,市值托管等业务实践,全年发布研究报告700余份,资产管理规模达到5.9亿元,同比增长180%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指出,与本土券商相比,一流的外资投行大多是百年老店,专业水平和业务创新能力都很强特别是熟悉国际市场,在跨国投资,跨国并购,全球资产配置,财富管理,智能投资等方面具有更丰富的操作经验和实践能力因此,他们有能力吸引高净值客户,做大做强高附加值业务,以个性化的业务特色和服务模式标榜自己的品牌价值

当然,面对狼来了的声音,国内券商并不需要过于担心北京某大型券商财富管理负责人告诉记者,外资券商带来的鲶鱼效应,对于国内券商提高竞争力,主动与国际接轨,确实是一件好事有助于国内证券行业的改革创新速度,在客户服务,产品设计,业务创新等方面有很大帮助

~全文结束~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