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财经

珠海崛起科技产业森林,加速迈向万亿“工业强市”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20日 09:00   来源:证券之星   发布者:夏冰   阅读量:19142   
导读:“原来国内有如此美丽的城市,跟迈阿密一样。”十年前的冬天,包晓军短暂逗留珠海,这是他选择回国创业考察的城市之一。彼时,珠海的领导盛情邀请他进行一次面对面交流,并提出“全力支持团队来珠海干一番事业”。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此番“隆中对”让包...

“原来国内有如此美丽的城市,跟迈阿密一样。”十年前的冬天,包晓军短暂逗留珠海,这是他选择回国创业考察的城市之一。彼时,珠海的领导盛情邀请他进行一次面对面交流,并提出“全力支持团队来珠海干一番事业”。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此番“隆中对”让包晓军下定了回国创业的决心。不久后,他辞去加拿大的工作,带领工程团队踏上珠海创业的征程。

今年8月18日,包晓军在珠海召开的首届科技产业生态大会上,面向一众来自五湖四海的企业家,再次谈起当年那次“隆中对”,仍感慨万千。包晓军8年前在珠海种下的一颗“种子”——成立广东纳睿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如今已经收获了一次“成长”——今年成功在科创板敲钟上市。

像纳睿雷达一样在珠海茁壮成长的企业还有很多。“二次创业”的珠海正牢牢抓住新的历史发展机遇,着力在产业科技融合上下功夫,走出一条以产业牵引科技、以科技支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例如,一场由珠海市人民政府指导,珠海市科技创新局、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珠海市招商署主办的科创企业盛会早已酝酿多时。本次2023珠海科技产业生态大会特意将主题定为“聚力科技创新 激活产业森林”。

这场以“城市5.0空间推介+产业政策体系发布+政企签约”相结合的科技产业盛会,多领域展示着珠海科技赋能产业及城市发展能效,为存量高企加油鼓劲,为做大企业增量“分母项”,迈向“万亿工业强市”的雄心。

企业和城市“互融共生”

“当时我们什么都没有,政府为我们提供了‘保姆级’服务,协助打通注册公司、找厂房、找住所的全流程。在这种氛围之下,我们感受到了珠海的求贤若渴和尊重人才的温暖。”包晓军在大会上的现身说法,让在场企业家看到了企业和城市“互融共生”的样本。

“在准备上市的几年时间里,我们团队几乎没有休息,更没有闲暇跟杂事打交道。政府没有打扰企业,相反还主动派人帮助我们一一梳理事项,让我们省去不少应对杂事的时间,潜心技术研发和业务经营。”包晓军对此印象深刻。

两年时间内,纳睿雷达便制造出了全球第一台双极化和相控阵技术结合的雷达系统,珠海成为全球第一个使用双极化相控阵雷达进行精细化天气观测的城市。很快,纳睿雷达占领了全国该细分领域的80%市场份额。

“作为新材料制造业公司,科技研发实力就是我们的生命线,必须时刻保持快速迭代精益生产的制造能力。”高景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彬现场与参会企业家分享,在政府科技服务的精准对接下,企业获得了很多优质的一对一服务,如卓越绩效管理培训、首席质量管理培训、企标行国标编制等,大幅度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近年来,珠海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像包晓军这样怀揣梦想的企业家在这里创新创业,孕育了一批优秀民营创新型企业。

在2022年广东省民企百强名单中,珠海共有格力电器、纳思达、粤祥天源3家企业上榜。此外,在广东制造业民企百强榜单里,还有丽珠医药、冠宇电池也一同上榜。

数据显示,珠海民营经济生产总值占GDP比重从2016年的34.9%增长至2022年的46.5%。截至2022年底,珠海共有民营高新技术企业1896家,占全市高企数量的82%,贡献了77%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珠海民营企业不断提质扩容的同时,仍需加强珠海市属国企以战略投资及财务投资方面助力标杆企业发展,让民企与国企优势互补。

近两年来,珠海市科技创新局与格力集团、华发集团、大横琴集团等三大国企开展紧密的科技合作,华发集团实施“科技+”战略,大横琴集团聚焦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等产业,格力集团形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发展格局。

除了国有资本激发经济活力,社会资本的吸引接收及运用也不可或缺。2022年,珠海科技信贷风险补偿金总规模由原来的2000万元增加至4000万元。2022年至今年6月底,珠海市科技创新局的合作银行增加到21家,累计新增科技信贷额8.95亿元,信贷规模放大倍数超过22倍。

此次大会搭起了国有资本、社会资本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平台,珠海市科技创新局与珠海三大国企,以及三家银行机构代表进行合作签约。一批来自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人工智能等不同领域的科技企业也现场签约落户珠海。

何为创新生态?如何打造创新生态?

珠海市政府副市长李翀在会上解释,“珠海紧紧围绕‘4+3’产业集群,积极推动更多具有龙头引领和造血强链功能的上下游重点产业项目在珠海扎根发展,同时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独特技术优势、符合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科技型成长型中小企业,打造大项目顶天立地、开枝散叶,小项目铺天盖地、雨后春笋的产业格局和创新生态。”

如今,产业森林渐成,一组数据可以印证:截至今年上半年,珠海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766.14亿元,同比增长5.8%;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1.6%,两者增速位居珠三角第2、第3位。“4+3”现代化产业集群总体增长9.4%,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77.4%;高新技术企业达2308家,专精特新企业713家、境内外上市企业48家。

做大企业增量“分母项”

城市的企业发展存在增量和存量两个维度。珠海深知,在激活存量、向存量要增量的同时,也要不断扩群增量、做大“分母项”。

“我们是技术密集型企业,高端制造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广东泰坦智能动力有限公司是2022年4月新引进珠海的高企,公司董事长邹建俊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我们讨论技术发展,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人才发展。珠海是一个环境友好型城市,生活成本压力较深圳低,完全有能力承接来自珠江东岸大城市的外溢需求和人才。”

邹建俊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毕业3年左右的科技人才在珠海拿3万元月薪可以过得相对舒适,再叠加具有竞争力的人才住房补贴政策,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员工后顾之忧,这也是企业考虑落户珠海的重要因素。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加速推进,今年以来,珠港科技创新合作交流密集。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此次大会上观察到,两地人才、研发、产业、投资协同合作日益密切,投资珠海的香港科技企业也日益增多。

香港X科技基金是较早关注珠海股权投资市场的香港机构平台,该基金合伙人陈晓信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今年初,珠海市副市长李翀带队珠海市科创局到香港科学园拜访交流,借此契机,我们作为两地‘牵线’平台,开始关注接触珠海市场。”

香港科技园集聚了一批实力雄厚的头部科企,如商汤科技、思谋科技等。“但囿于香港市场、空间载体及供应链等尚不充分、不完善,部分优质港企和项目难以‘跑起来’,在珠海市科创局的帮助下,我们开始找到智慧物流相关企业可以在珠海落地的场景。”

陈晓信直言,珠海的反馈机制迅速灵敏,为团队在进行投资圈层判断提供了及时全面的本地资讯。“我们认为珠海的产业5.0新空间很符合‘研发在香港,产业化在内地’的模式,落户珠海不仅能为港企节约生产成本,而且珠海独特的地理区位,具有良好的衔接性。”

在此背景下,珠海各区主动出击,以高新区为例,提出大力支持“香港总部经济+高新产业载体”协同发展,高质量建设未来科技城、超级总部基地,坚持“低成本、高标准、规模化、配套好、运营优”建设5.0产业新空间,力促每个新建孵化器、众创空间至少有3000平方米的“1元创业空间”。

上半年,珠海市新登记外资企业中新登记港资企业185户,比去年同期增长15.63%,港珠澳大桥日均跨境货车1450辆次,较疫情前增长5倍,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日通关车辆最高达9300辆次,人流、物流、资金流加快流动。

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陈一立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产业集群是链条式发展,而产业森林则是矩阵式发展,珠海要打造产业森林,除了参与其中的经营主体为之努力外,产业的配套也十分重要,金融机构、科研机构、政府服务部门等并联发展,加上珠海的创新基因、空间载体和区位优势,才能成就一方气候,打造科技产业生态。

~全文结束~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微信